市三医院作为我市新冠肺炎的定点收治医院,原开设的四个隔离病区的床位已远远不够收治日益增多的确诊和留观患者。市指挥部决定紧急启用计划过年之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的新病房大楼。
新大楼的隔离病房从3楼到10楼共8层,3至6楼是内科四病区,我就被安排在隔离病区内科四病区(6楼)工作。我工作的这层楼共14个病室,有41个确诊病人。面对这些确诊病人我没有任何的退却,依然满怀信心、毫不犹豫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去。
6:20闹铃一响,我迅速起床洗漱,首先就是查看手机上的疫情报告。过去,我打开手机最先往往是刷朋友圈,然而现在最先关注的却是疫情报告。每次当我看到出院人数的增加,内心深处就感到无比的欣慰,这个数字增加的背后是许许多多和我一样抱着必胜信念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共同努力的结果。
7:00简单的早餐之后,迅速搭乘班车去病区,一路畅通,马路两边都是大门紧闭,没有匆匆赶路的上班族、没有趁早赶集锻炼的大爷大妈、也没有背着书包奔跑上学的孩子们。这座城市似乎进入了冬眠期。猛然间,我意识到我们正在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让这座城市慢慢苏醒,感到责任重大的同时,也生出无比的自豪感。
7:30进入隔离病区,在指定区域按照规范穿戴好防护用品后进入隔离病房,迅速与夜班护士交接病区情况,每次交接完毕,我们都会彼此给一个加油的手势。虽然我们来自于不同的医院、不同的护理专业,穿上防护服难以认出彼此,但我们却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使命!经过十几天的相处,大家通过眼神、声音、身高、体态,也能基本认出来彼此。很快对讲机通知病人的早餐已送到转运车了,我和另外一名同事一起从转运车上卸下早餐去分发给每一位病人。我们一边分发早餐一边询问病人生活上的困难,并做好记录汇总后报告给病区管理中心。接下来拿着双层黄色垃圾袋去每个病房收拾每张病床的垃圾,并给每个病人分发口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得通过用餐情况观察每一位病人的基本情况,看到剩餐比较多的病人,我们会仔细询问是食品不和胃口,还是身体有其他不舒服等等,同时好记录汇报给管床医生。
9:00至10:00开始测量每一个病人的生命体征,遇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给医生进行相应处理。刚做完这些基础护理工作,对讲机就通知病区静脉输液药和口服药到中转车了,我们迅速把药品转放到治疗车上去给病人进行治疗。然而穿着防护用品进行静脉穿刺异常困难,我们要适应蒙上雾气的眼罩,因为它会遮挡视线以致看不清血管,常常只能靠手摸索,再就是穿刺成功后粘敷贴时,敷贴的粘着面十分容易吸附手套这种材质,以往,静脉穿刺一个病人,五分钟内就可以完成,然而穿着防护服,一次穿刺往往需要8-1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感觉每一次穿刺,都像是在经受一次严格的考验。记得在我给一位奶奶静脉穿刺成功后,奶奶感激的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哽咽地说到“姑娘,谢谢你!辛苦你们这些孩子们!感谢你们不惧传染,不辞辛劳地来照顾我们。”我轻拍奶奶的手,安慰地说道“没事儿!奶奶放心养病,我们会一直陪着您,您也会很快康复的!”并向她做出加油的手势。通过我和奶奶的对话,病房的其他患者也深受鼓舞,从一定程度上更加坚定了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平常病房门都是关着的,病人都戴着口罩在病床上休息,病情较轻的不需要吸氧,病情稍重的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更重一点的用无创面罩正压呼吸机治疗。普通隔离病区没有有创呼吸机,需要气管插管的病人都在重症监护室。我们这里大多数病人是可以活动的,很多患者住的时间都比较长,与我们也渐渐熟络起来,会和我们聊天、向我们咨询,我们都耐心作答。14床是个乐观的大叔,他每天都把快乐写在脸上,中餐、晚餐他总跟我们说他一盒米饭吃不饱,能否多给他一盒米饭,后来,我们不管谁上班都会留心给他多发一盒米饭。他这种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帮助他恢复得很快。就在我昨天上中午班时,他迫不及待的要把他即将出院好消息分享给我,兴奋得像个孩子。他站在病房窗户旁,向我招手呼喊到:“护士,我刚接到医生的电话,我可以出院了,谢谢你们!我会一直记着你们的。”我会心地笑着,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他的这种乐观精神还感染着同病房的其他病友,让他们也都能乐观面对病情,积极配合治疗。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总有人用平凡成就伟大,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与新冠病毒零距离的搏斗中,我一定会与广大医务工作者一道扛起重任、不惧风险、共克时艰,打赢这场攻坚战!